当前位置:肿瘤瞭望>资讯>快讯>正文

[精准医学论坛]李进教授:突破与挑战——精准医学时代的“双刃剑”

作者:肿瘤瞭望   日期:2016/12/19 15:48:47  浏览量:25710

肿瘤瞭望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

2016年12月17日,由中国临床肿瘤学会和北京市希思科临床肿瘤学研究基金会主办、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承办的“2016 CSCO—东方肿瘤精准医学论坛”在上海虹桥元一希尔顿酒店召开,本次会议本着「前沿、创新」的会议宗旨,促进肿瘤治疗国际化的发展,宣传肿瘤个体化、精准医学治疗理念,力争为推动肿瘤科学技术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和智慧。今天,我们有幸邀请到大会秘书长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的李进教授和大家分享会议的精彩内容。

   编者按:2016年12月17日,由中国临床肿瘤学会和北京市希思科临床肿瘤学研究基金会主办、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承办的“2016 CSCO—东方肿瘤精准医学论坛”在上海虹桥元一希尔顿酒店召开,本次会议本着「前沿、创新」的会议宗旨,促进肿瘤治疗国际化的发展,宣传肿瘤个体化、精准医学治疗理念,力争为推动肿瘤科学技术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和智慧。今天,我们有幸邀请到大会秘书长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的李进教授和大家分享会议的精彩内容。

 
 
 
  《肿瘤瞭望》:今天的会议真是星光熠熠,嘉宾云集,您觉得本次会议对我国肿瘤学的发展具有什么样特殊的意义?
 
  李进教授:本次会议对推动肿瘤学发展意义是非常重要的。以往,肿瘤治疗以化疗、手术和放疗为主,现在肿瘤治疗已经进入了靶向时代。近几年,医学界对肿瘤认识的不断深入,肿瘤治疗效果越来越显著,特别是集合基因检测技术的突破,已经初步跨入了精准医学的门槛。虽然中国开展精准医学的时间较短,但目前医学界已经深刻领会精准医学对肿瘤学发展的重要性。CSCO东方精准医学论坛是以往六年我们主办的CSCO分子靶向论坛的延续;本次会议邀请了全国及海外50多名知名专家介绍精准医学在肿瘤领域的最新进展和未来发展方向,还针对目前在精准医学道路上遇到的困难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对肿瘤医学界产生了积极影响。
 
  《肿瘤瞭望》:这次会议的关键字是“精准治疗”,您可以谈谈目前肿瘤诊疗领域哪些方面体现了“精准”二字?
 
  李进教授:肺癌、胃癌和肠癌等肿瘤学精准治疗定义是指针对不同靶点和突变基因选择相应靶向药物进行治疗。基因筛查和诊断技术与靶向药物的有效结合构成了精准诊断和精准治疗,即精准医学。另一方面,精准预防也极其重要;预防领域精准医学进展较缓慢,将来可以针对部分人群用指定方法预测未来会发生肿瘤的可能性,防病于未然。精准治疗的“精”和“准”在肿瘤治疗领域主要体现在对肿瘤细胞的准确定位,即在清除肿瘤细胞的同时避免使正常细胞受伤害。化疗药物通过抑制包括肿瘤细胞和正常细胞在内的所有细胞增殖,不具有”精“和”准“的特性,两者相比较,精准治疗较化疗明显降低毒副反应,同时也保证了疗效。总之,靶向药物针对突变基因细胞或分子进行治疗,是未来精准治疗的发展方向。
 
  《肿瘤瞭望》:您能简单谈一下目前胃癌抗血管生成治疗的最近进展与面临的挑战吗?
 
  李进教授:胃癌抗血管靶向治疗进展较快。以往胃癌中位生存期仅约10个月,现在通过抗血管靶向药物、抗HER-2单克隆抗体的应用,明显延长了胃癌患者的中位生存。例如,针对HER-2阳性胃癌患者,靶向治疗将胃癌的中位生存期延长至约16个月。针对不适用曲妥珠单抗的HER-2阴性患者,生存中位期仅为1年左右,采用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治疗后,可以延长至14-18个月。胃癌肿瘤抗血管生成药物雷莫卢单抗联合化疗药物二线治疗取得了重要进展,二线治疗失败后还可以选择阿帕替尼治疗,可以延长患者总生存半年左右,进步也较为可观。近期瑞戈非尼的探索也获得了成功,可以说胃癌已经成为抗血管生成治疗的主战场。
 
  靶向分子药物相对其它治疗,毒副反应较低,未来可能在胃癌领域取得重大进展。然而目前靶向治疗也遇到一些困境,例如,抗血管生成药物在疗效预测因子、克服耐药以及正确的疗效评估标准等方面都还存在许多难题,未来需开展相关研究。将来需要建立新的肿瘤疗效评价体系,才能够真正使抗血管生成分子等靶向药物在胃癌领域得到充分开发和利用,使患者从中获益。目前,大部分靶向药物作用机理是抗血管生成,和抗HER-2阳性的靶向治疗。其它抗血管生成药物相关研究也正在进行中,此外,还有针对Claudin18.2蛋白单克隆抗体,希望其III期临床试验能够在胃癌患者可以取得显著疗效,得到进一步验证。C-MET、MEK抑制剂也是未来胃癌靶向治疗领域研究方向之一,尤其是针对PD1/PD-L1的单克隆抗体,在胃癌领域的研究价值值得期待。
 
  《肿瘤瞭望》:免疫治疗是今年ASCO和ESMO的大热门,您对于免疫治疗在胃癌中的发展怎么看?
 
  李进教授:在免疫治疗领域,正在针对PD1/PD-L1通路开展研究,初步研究数据显示成效显著。目前免疫治疗分为细胞治疗和单克隆抗体治疗两大类。针对PD1/PD-L1、CTLA4等靶点的单克隆抗体作为Checkpiont抑制剂已经在多种实体肿瘤中表现出卓越的疗效,胃癌方面也获得了一部分进展;其它包括IDO等小分子靶向药物,通过阻断或激活免疫调控通路,模拟与肿瘤免疫有相关性的基因,激活机体抗肿瘤免疫反应。关于细胞治疗领域的成就,目前CAR-T技术在血液病治疗领域已经取得成功,但实体瘤表面缺乏可靠的、可识别的表面分子,CAR-T技术在实体瘤领域进展较缓慢。但我认为Claudin、HER-2等肿瘤表面高表达的蛋白因子也可以在CAR-T技术方面进行探索,若能找到胃癌细胞表面独特的表达蛋白质,将CAR-T技术真正应用于肿瘤治疗,值得期待。其它针对NK细胞、TCR细胞和TCRT等细胞进行基因改造的免疫活性细胞均是潜在的细胞免疫治疗产品,未来有探索的价值。总之,胃癌免疫治疗前景乐观,预测未来5年内可能有重大突破,此外,二代测序技术也将为分子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在胃癌领域的应用助力。

版面编辑:朱亚男  责任编辑:唐蕊蕾

本内容仅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


李进丨精准医学论坛丨肺癌丨胃癌丨肠癌

分享到: 更多